深圳租房:深圳市房屋租赁市场研究报告
我市房屋租赁市场基本面分析
(一)宏观经济缓中趋稳
2008年以来,在**遭遇金融危机的背景下,深圳积极促进经济转型,保持经济平稳增长,历年经济总体呈现了"稳中趋升、结构优化、总体质量向好"的发展态势。
(二)常住人口持续增加
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,人口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较核心的因素,一个地区每增加一个人,就会形成新的住房、工商业发展、公共配套设施需求。从年末常住人口总量来看,深圳历年常住人口一直处于持续性增加状态:其中2011到2013年底深圳市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值徘徊在8**上下,连续3年处于较低水平,到2017年底常住人口净增值分别为**常住人口的持续流入,再加上深圳高昂的购房成本(房价收入比已高达25.8)和较低的住房自有率水平(其中户籍人口住房自有率在77%左右,常住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约为34%,非户籍人口住房自有率仅在10%上下),整个房屋租赁市场需求旺盛。
(三)未来建设用地供应紧张
从城市规模来看,深圳城市空间狭小,土地面积仅为北京的1/8,上海的1/3,广州的1/4,已建成区面积已经**过城市行政辖区全部土地面积的48.6%,位列全国**,照这一趋势到2020年深圳的土地开发强度将会达到50%(根据国际通行惯例,一个地区的国土开发强度达到30%就已经是生态宜居警戒线,**过该限度居民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影响)。
根据市规划国土资源**发布的《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(2016-2020)》(征求意见稿)披露的数据来看,整个"十二五"期间全市拟规划新建住房用地供应13.1平方公里,其中新供应及拆迁安置住房用地4.5平方公里,城市更新用地6.6平方公里,征地返还用地2平方公里,但实际到"十二五"末新供应用地仅完成规划目标的90.7%,城市更新等存量用地完成规划目标的59.5%,未来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,深圳土地供应已达到极限。
截至2017年底,深圳市写字楼市场的平均租金为230.7元人民币每月每平方米,同比增长9.6%。2017年,深圳**写字楼创2004年以来较大新增供应量,共104万平方米,并因此达到历史峰值,租赁市场也日益活跃与多元化。
**房地产服务上市公司高力国际举办“深圳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18年展望分享会”,对上述数据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。越来越多本土及国际**企业、机构落户深圳,新设办公室及业务扩张对办公空间产生了更大需求。未来,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建设背景下,深圳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增长,预计2018年至2021年**写字楼新增供应总量将**过600万平方米。
深圳日益活跃的经济发展和“双创”事业,使这里的商业楼宇市场显示出了惊人的吸纳能力。根据高力国际统计调研,至2017年末,全市**写字楼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3.4%至13.5%,净吸纳量**过100万平方米,是过去10年深圳平均净吸纳量的三倍多。据了解,罗湖区年内平均租金同比上浮8.0%;福田也有显着上浮,同比攀升13.7%;南山区**写字楼的平均租金同比增长3.0%;前海因部分项目入市一年去化率不理想而出现租金大幅调整的情况。